首页 资讯 正文

珍贵文物故事丨开诚的子弹钢笔

体育正文 264 0

珍贵文物故事丨开诚的子弹钢笔

珍贵文物故事丨开诚的子弹钢笔

这支钢笔是开诚(kāichéng)于1941年用缴获的日军“三八大盖(gài)”步枪子弹制作的,钢笔长8.5厘米,宽6厘米,这支笔跟随他南征北战,记录了(le)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。

1941年7月,日伪(rìwěi)军共1.7万余人对盐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(le)“扫荡(sǎodàng)”。开诚(kāichéng)时任新四军一师山炮连(lián)指导员,在师长粟裕的指挥下,全师向苏中地区当面之敌发动攻势,袭击日伪据点,围困泰州、泰兴城和姜堰,相继攻克蒋垛、黄桥、古溪、季家市(jìjiāshì)等地,歼日伪军千余人。8月,新四军第一师、第三师先后收复多个重要集镇,彻底粉碎日伪军的“扫荡”。此役新四军共作战130多次(duōcì),击沉敌汽艇30余艘,缴获(jiǎohuò)各种枪支3300余支,炮2门,电台1部。当时,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,致使根据地各种物资,用品极度匮乏。战斗结束后,开诚就用这次(zhècì)战斗中缴获的敌人三八大盖步枪子弹制作了一支钢笔,以供学习工作需要(xūyào)。

1944年,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指挥发起车桥(chēqiáo)战役,开诚时任新四军一师兵站协理员,他就用这支笔记录了(le)师长粟裕、副师长叶飞对车桥战役兵站保障工作的指示(zhǐshì)要求。此役,开诚所在部队共歼灭(jiānmiè)日军大佐以下460余人(yúrén),伪军480余人,创造华中地区我军歼灭战范例。

1948年开诚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直属政治部主任,他又带着这支笔参加了淮海战役,战斗中开诚参加了突击徐州以东运河车站作战,保证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,随后(suíhòu)又在徐州以南参加会歼杜聿明(dùyùmíng)集团(jítuán)的(de)作战。

渡江战役时,开诚(kāichéng)任第三野战军(yězhànjūn)第二十九(èrshíjiǔ)(èrshíjiǔ)军后勤部政治(zhèngzhì)主任,4月(yuè)(yuè)21日,开诚所在的二十九军在江阴以东登陆,抢占江阴,随后解放无锡、苏州,切断京沪铁路,阻击国民党东逃(dōngtáo)。尽管敌军火力十分凶猛,二十九军的官兵仍在弹雨火海中奋勇冲锋,前仆后继,5月14日攻占敌重兵把守的月浦,打开了(le)吴淞、宝山防御阵地的西大门,并顶住了停泊在江面上十余艘敌舰的炮击。5月23日,上海战役的总攻开始,二十九军不怕牺牲,坚决完成切断敌军逃离上海的任务,整个(zhěnggè)上海战役共歼敌15.3万余人,其中二十九军歼敌11600余人,此时,开诚激动地用这支笔写下了“世界东方的都市上海回到了人民手中”。7月,开诚又带着这支笔进军福建,参加了福州、漳厦等战役。全国解放后,随着各方面条件(tiáojiàn)逐步改善,这支三八大盖子弹做成的钢笔也用不上了,但开诚一直精心保存(bǎocún)。

2011年(nián)9月20日,开诚(kāichéng)的继子姜晓宁向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捐赠了这支钢笔(gāngbǐ)。这支历经80多年沧桑的子弹(zǐdàn)钢笔,不仅见证烽火岁月,更反映我军广大官兵在物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,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,加强学习,敬业奉献的精神。

本文(běnwén)摘自《中国纪念馆珍贵文物故事》

作者:王高、葛刚(gégāng)、朱洁芸

作者: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(zhōngguórénmínkàngrìzhànzhēngjìniànguǎn)

珍贵文物故事丨开诚的子弹钢笔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